5年被监管谈话3次 保险高管将被下“逐客令”
姚振华禁入保险业10年,逐客令将不再是年被保险高管被顶格处罚的孤案。上证报记者独家获悉,监管保监会最近起草了保险高管任职规定的谈话修订稿,于本周开始在业内小范围征求意见。次保
对比旧版规定后,险高记者发现,被下保监会不仅把紧了高管“入口”,逐客令要求保险机构对拟任高管进行尽职调查;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,年被如有高管5年累计2次被处罚、监管监管谈话累计达3次,谈话将立即被下“逐客令”,次保严禁“带病上岗”。险高
若干激进险企实控人“一言堂”、被下不同派系高管内耗内斗的逐客令内控乱象,近年来屡被诟病。在保监会整治市场乱象的大背景下,一场对高管人员的穿透性审查也将掀开帷幕。
资本角力!高管不作为主因
年初,资本运作高手姚振华被监管部门当头棒喝,被驱逐出保险业10年,前海人寿一众部门负责人均被罚。如是重罚,无不体现出当下“严”字当头的保险监管主旋律,震慑作用不言而喻。
保险机构大股东或实控人“一言堂”现象,绝非个案。知情人士称,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多次在内部大会上呵斥这种现象。不止是“一言堂”,这些年来高管不作为、带“病”上岗、频繁跳槽等现象在保险业已是屡见不鲜。
这些现象背后,与各路资本在保险市场的角力不无关系。业内人士坦言,无论是保险公司管理层的频繁更换,还是高管团队的不作为,剖析背后成因,资本逐利、内耗内斗是一方面,高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、错把平台当后台的不成熟又是另一面。
多位任职过中小保险公司高管职务的圈内人士,向记者表达了对于股东架空高管甚至批量裁人的愤懑。诚然,资方的无情与草率,也一度被保险业人士所诟病,被质疑在经营保险公司上的短视。
但事实上,保险高管与其批评资方浮躁,不如多反省下自己是否缺乏专业管理能力和团队凝聚力。长期以来,一些高管只是把保险公司作为实现个人抱负和价值的平台,甚至是徇私谋利的后台,而把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初衷抛之脑后。还有一些高管在保险公司内部宣扬成王败寇的自然法则,督促员工惟保单数量、保费规模是图,为此不惜违反市场规律、挑战监管底线。
这同时对保险业现行任职资格管理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考问: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把紧和把好高管人员这一入口。
带“病”上岗?请君走人
完善高管任职资格管理制度已被排上保监部门的议事日程。保监会不仅将实控人“一言堂”与虚假出资、数据造假、违规和激进投资等一并视为亟须整治的保险业八大乱象,而且已经有所行动。
根据记者获悉的保险高管任职规定修订稿(征求意见稿),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在决定聘任董事、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前,应对拟任人选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,通过调阅个人档案、查询信用记录、核实学历学位、走访或函询原任职单位等方式,确保拟任人选符合相关规定。
同时,严禁保险公司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“狡兔三窟”。比如,不允许同时担任2家保险公司董事长、同时担任同一家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、同时担任同一家保险法人机构内3个以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。
不仅仅是入口被把紧,对高管的事中事后监管也在被强化。一旦出现“指使、参与所任职机构不配合依法监管的”,“5年内累计2次受到保监会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行政处罚”、“5年内被保监会出示重大风险提示函或监管谈话累计达到3次”,“对重大群体性事件负有直接责任、影响恶劣”,“受到其他行政管理部门重大行政处罚”等情形,保监会可将其认定为不适当高管人选,保险机构应立即解除其职务。
此外,保监会还将建立保险机构董事、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评价体系,开展履职情况评价。同时建立失信惩戒名单,如有被列入该名单的,监管部门或将不予核准其保险高管的任职资格。
(责任编辑:时尚)
-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搁浅 价格及交易条款未达成一致
- 天然气重卡产量继续飙升 1
- 午间公告丨天茂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
- 王思聪挺徐晓冬来龙去脉 徐晓冬是谁?真挑战还是炒作
- 央视财经论坛发布“2017CCTV中国十佳上市公司”
- 曹德旺赴美开厂出什么事?“曹德旺们”在美如何迈过劳工关系坎
- 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“冰冻”购房意愿 贷款折扣仍可捡漏
- 耐克“气垫门”商品今起可退货 侵害消费者权益被罚487万
- 2017世界浙商大会优秀浙商名单 彰显浙商精神
- 雄安新区:雄县专人24小时值守 劝离盲目购房者
- 揭秘深圳现代镖局的面纱 跟你想象不一样?日均押运10亿元
- 华为教育中心升级大揭秘:沉浸式学习新体验!
- 天常股份(300728)暂缓上市发行 A股之路蒙上阴影
- 神州优车透露重金造车背景 汽车生态圈正面临重塑